《唐詩》洛夫解構

洛夫謂:「一種謀求對舊體詩中神韻與特殊魅力的釋放的企圖。」洛夫誠明其意又說解構唐詩是:「希望從古舊的東西裡發掘潛在的美,一些久被忽略未曾發現的美。

 

     《唐詩解構》中第一首詩為唐代詩人陳子昂於幽州台哀傷悽惻悲痛吟的《登幽州台歌》:「前不見古人,後不見來者。念天地之悠悠;獨愴然而涕下。」詩意遒健渺遠,詩人於前二句連續使用「不見」使孤單寂莫悲涼之感不斷在文句中流動著。詩人遠眺曠宇,將其胸襟抱負置於其中,敘述前賢已去,後賢未及,摹繪懷才不遇的抑鬱之情,讀之令人心動神馳。

洛夫說:「這首詩的詞語平淡無奇,直抒胸臆,而能成為千古絕唱,其藝術感染力主要出於一個強烈的對比,即一個遭遇困厄的渺小個人與悠悠天地,茫茫宇宙之間的矛盾衝突而引發的張力。這點正是我解構與重整這首詩的要點。」洛夫將其原詩解構為:

 

從高樓俯首下望

人來

人往

誰也沒有閒工夫哭泣

 

    如此來形容陳子昂站立在幽州台上俯視人潮川流不息、熙熙攘攘的景象,城市的風華反襯其形單影隻、煢煢孑立的孤獨處境。

    又以如下詩句

 

再看遠處

一層薄霧

漠漠城邦之外

寂寂無人

 

    敘寫在此處目極千里,俯仰天地後的陳子昂,反觀自己於悠悠天地之間,竟無所依傍,孑然一身僅見「薄霧」與「漠漠城邦」與自己同在。 

此意境宛如:唐代‧李白《月下獨酌》:「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」然而月不解飲,影徒隨身,仍歸孤獨皆是表現了詩人屈居微賤不得志的孤傲與寂寞。

天長地久的雲

天長地久的阡陌

天長地久的遠方的濤聲

天長地久的宮殿的夕陽

 

    運用天地間亙古不變、天長地久的「雲」、「濤聲」、「夕陽」等萬物,來呈現汲汲營營於虛無縹緲的「功名」和「利祿」的虛幻感。然為示表其痛心傷懷之感,故詩文中未以較具璀璨明亮的「晨曦」、「朝陽」、「旭日」等萬物作象徵。

    此詩意境如明代‧楊慎《臨江仙》:「滾滾長江東逝水,浪花淘盡英雄。是非成敗轉頭空。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。」之慨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子心 的頭像
    子心

    reiyulovegjr0710的部落格

    子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